Home >> 健康專欄 >> 素食者如何預防貧血?營養師教你聰明吃出好氣色

素食者如何預防貧血?營養師教你聰明吃出好氣色

貧血檢查,貧血檢查香港,貧血檢測

一、素食者更容易貧血的原因

素食者由於飲食結構的限制,確實比葷食者更容易出現貧血的問題。這主要與鐵質的來源、吸收率以及飲食搭配有關。首先,動物性食物如紅肉、肝臟等富含血紅素鐵(Heme Iron),這種形式的鐵質在人體內的吸收率高達15-35%。相比之下,植物性食物如菠菜、豆類等所含的非血紅素鐵(Non-heme Iron)吸收率僅為2-20%,明顯低於血紅素鐵。

其次,素食者的飲食中常含有一些可能抑制鐵質吸收的成分。例如: 貧血檢測

  • 植酸:存在於全穀類、豆類和堅果中,會與鐵結合形成不溶性複合物,降低吸收率。
  • 單寧酸:茶和咖啡中的單寧酸會抑制鐵質吸收,建議餐後1-2小時再飲用。
  • 鈣質:高鈣食物或補充劑可能與鐵競爭吸收,應避免與高鐵食物同食。

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,香港約有5%的成年人患有缺鐵性貧血,其中素食者的比例更高。因此,素食者更需要關注鐵質的攝取與吸收問題。

二、素食者補鐵的飲食原則

素食者雖然無法從動物性食物中獲取血紅素鐵,但透過聰明的飲食搭配,仍然可以滿足每日鐵質需求。以下是幾個關鍵原則:

1. 選擇富含鐵質的植物性食物

以下是一些鐵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食物,素食者可多加攝取:

食物類別 代表食物 鐵含量(每100克)
深綠色蔬菜 菠菜、莧菜、芥蘭 2.7-3.6毫克
豆類 黃豆、黑豆、扁豆 3.5-8.0毫克
堅果種子 南瓜子、腰果、芝麻 4.0-14.0毫克
乾果 葡萄乾、黑棗、無花果 1.5-3.0毫克

2. 搭配維生素C,促進鐵質吸收

維生素C可以將非血紅素鐵還原為更易吸收的二價鐵,並與鐵形成可溶性複合物,顯著提高吸收率。建議每餐搭配以下高維生素C食物:

  • 柑橘類水果:橙、檸檬、葡萄柚
  • 熱帶水果:芭樂、奇異果、芒果
  • 蔬菜:彩椒、西蘭花、番茄

研究顯示,搭配75-100毫克的維生素C(約1顆中型橙子),可將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率提高3-6倍。

三、素食補鐵食譜範例

以下提供一日三餐的補鐵食譜範例,幫助素食者輕鬆攝取足夠鐵質:

早餐:燕麥粥(加入堅果、種子)+ 柳橙

燕麥本身含有鐵質,加入南瓜子、葵花籽等富含鐵的種子,再搭配柳橙提供維生素C,是一道營養均衡的早餐。具體做法:將50克燕麥與300毫升水或豆奶煮成粥,加入1湯匙混合堅果種子,最後搭配1顆新鮮柳橙。

午餐:豆腐炒青菜 + 五穀飯 + 芭樂

豆腐富含鐵質,搭配深綠色蔬菜如菠菜或莧菜,再以五穀飯作為主食,飯後食用半顆芭樂。這組合不僅提供豐富鐵質,芭樂中的維生素C更能促進鐵吸收。 貧血檢查香港

晚餐:扁豆湯 + 炒菠菜 + 糙米飯

扁豆是植物性食物中鐵含量最高的食材之一,每100克含鐵約6-7毫克。將扁豆與番茄(富含維生素C)一起煮湯,搭配炒菠菜和糙米飯,構成完美的補鐵晚餐。

四、強化食物與補充劑

對於鐵需求較高或已出現貧血症狀的素食者,可以考慮以下補充方式:

  • 強化食品:選擇添加鐵質的早餐穀物、豆奶或植物奶。香港市面上常見的強化食品包括:
    • 加鐵早餐穀物(每份可提供4.5-18毫克鐵)
    • 強化豆奶(每杯約含1-1.5毫克鐵)
  • 鐵劑補充:在醫生或營養師指導下,適量補充鐵劑。一般建議空腹服用,並搭配維生素C以提高吸收率。常見的鐵劑形式包括:
    • 硫酸亞鐵
    • 葡萄糖酸亞鐵
    • 富馬酸亞鐵

值得注意的是,過量補充鐵質可能導致便秘、噁心等副作用,甚至造成鐵過載,因此應在專業人士指導下使用。

五、影響鐵質吸收的其他因素

除了飲食因素外,以下生理狀況也會影響鐵質的吸收與利用:

1. 胃酸不足

胃酸有助於將食物中的鐵溶解為可吸收形式。長期使用制酸劑、胃部手術或老年人胃酸分泌減少,都可能影響鐵質吸收。這類人群可能需要考慮更易吸收的鐵劑形式。

2. 腸道疾病

乳糜瀉、炎症性腸病等腸道疾病會損傷小腸絨毛,減少營養吸收面積。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顯示,約15-30%的炎症性腸病患者合併有缺鐵性貧血。

3. 年齡因素

老年人由於消化功能減退、慢性疾病和用藥等因素,鐵吸收率可能下降。香港衛生署建議65歲以上長者應定期進行貧血檢查,監測血紅素水平。

六、重要提醒

素食者應特別關注自身的鐵營養狀況,建議:

  • 每年進行一次貧血檢測,包括血紅素、血清鐵、鐵蛋白等指標。香港多間私家醫院和診所都提供貧血檢查香港服務,價格約在300-800港幣不等。
  • 若出現以下貧血症狀,應及時就醫:
    • 持續疲勞、乏力
    • 頭暈、頭痛
    • 面色蒼白
    • 心悸、呼吸急促

透過合理的飲食規劃、適當的營養補充和定期健康監測,素食者完全可以避免貧血問題,維持紅潤好氣色。如有任何疑問,建議諮詢註冊營養師或醫生,獲取個人化的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