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>> 健康專欄 >> 長者助聽器選購指南:不再錯過每一個重要聲音

長者助聽器選購指南:不再錯過每一個重要聲音

老人家助聽器,長者助聽器

聽力下降對長者生活的影響及助聽器的重要性

隨著年齡增長,聽力下降是許多長者面臨的常見問題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,65歲以上的長者中,約有30%至40%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。聽力下降不僅影響日常溝通,更可能導致社交孤立、憂鬱甚至認知功能衰退。許多長者因為聽不清楚,逐漸減少與家人朋友的互動,錯過許多重要時刻,這對心理健康造成極大影響。

老人家助聽器的出現,為這些長者帶來了希望。合適的助聽器可以幫助長者重新聽見清晰的聲音,恢復正常的社交生活。然而,許多長者對助聽器存在誤解,認為戴上後會顯得老態或不自然。事實上,現代助聽器設計精巧,功能強大,能有效改善聽力問題,同時兼顧美觀與舒適。

選擇合適的長者助聽器,不僅能提升生活品質,更能預防因聽力損失導致的其他健康問題。因此,了解聽力損失的類型與助聽器的選擇,對長者及其家人來說至關重要。

常見聽力損失類型

聽力損失主要分為三種類型:傳導性聽力損失、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與混合性聽力損失。傳導性聽力損失通常由外耳或中耳問題引起,例如耳垢堵塞、耳膜穿孔或中耳炎。這類聽力損失通常可以透過醫療手段改善。

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則是最常見的類型,尤其好發於長者。這是由於內耳毛細胞或聽神經受損所致,通常與老化、噪音暴露或遺傳因素有關。老人家助聽器對這類聽力損失的改善效果最為顯著。

混合性聽力損失則是上述兩種類型的結合。了解聽力損失的類型,有助於選擇合適的助聽器。若您發現長輩經常要求重複說話、將電視音量調得過大或在嘈雜環境中聽不清楚,這些都可能是聽力下降的警訊。

自我檢測聽力的方法

在家中,您可以透過簡單的方法初步評估長者的聽力狀況:

  • 在安靜環境中,以正常音量說話,觀察長者是否能清楚聽見
  • 測試長者在電話中的聽力表現
  • 注意長者是否經常誤解對話內容
  • 觀察長者在多人交談場合是否顯得困惑

這些方法雖能提供初步參考,但專業的聽力評估仍是必要的。香港許多聽力中心提供免費的聽力篩檢服務,建議長者定期接受檢查。

尋求專業聽力師評估

專業的聽力評估包括純音聽力測試、語音辨識測試等,能準確判斷聽力損失的程度與類型。聽力師會根據測試結果,推薦適合的老人家助聽器類型與設定。香港的聽力師均受過專業訓練,能提供客製化的建議。

耳掛式助聽器 (BTE):優缺點、適用人群

耳掛式助聽器是最常見的長者助聽器類型之一,其主要元件位於耳後,通過一根細管連接至耳模。BTE助聽器的優點包括:

  • 功率大,適合中重度聽力損失
  • 電池壽命長
  • 易於操作,特別適合手部靈活性較差的長者

然而,BTE助聽器在美觀性上略顯不足,且在戴眼鏡時可能會有不便。這類助聽器特別適合初次使用助聽器的長者,因為它們耐用且易於維護。

耳內式助聽器 (ITE):優缺點、適用人群

耳內式助聽器是根據使用者耳道形狀定制的,所有元件都置於耳甲腔內。ITE助聽器的優點包括:

  • 較為美觀
  • 不易受風噪影響
  • 適合輕至中度聽力損失

缺點則是電池較小,更換頻率較高,且不適合耳道狹窄或有大量耳垢的長者。這類老人家助聽器適合重視外觀且聽力損失程度不嚴重的使用者。

隱形助聽器 (CIC/IIC):優缺點、適用人群

隱形助聽器是體積最小的助聽器類型,幾乎完全隱藏於耳道內。其優點包括:

  • 極佳的美觀性
  • 自然音質
  • 適合輕度聽力損失

然而,這類長者助聽器電池壽命短,且不適合手部不靈活的長者操作。此外,由於體積限制,功能選項也較少。CIC/IIC助聽器適合活躍且重視外觀的輕度聽損長者。

受話器置於耳道式助聽器 (RIC/RITE):優缺點、適用人群

RIC/RITE助聽器結合了BTE與ITE的優點,受話器位於耳道內,主機則置於耳後。其優點包括:

  • 音質清晰自然
  • 較為美觀
  • 適合輕至中度聽力損失

缺點則是受話器容易受耳垢影響,需經常清潔。這類老人家助聽器適合追求音質與美觀平衡的使用者。

聽力損失程度

選擇助聽器時,聽力損失程度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。一般聽力損失分為以下幾級:

聽力損失程度 聽閾(dB HL) 適合助聽器類型
輕度 26-40 ITE、RIC、CIC
中度 41-55 BTE、ITE、RIC
中重度 56-70 BTE、功率型ITE
重度 71-90 功率型BTE

香港的聽力師會根據詳細的聽力圖,推薦最適合的長者助聽器類型。

生活習慣與需求

長者的生活習慣也應納入助聽器選擇的考量。例如:

  • 經常社交活動的長者可能需要方向性麥克風功能
  • 喜歡看電視的長者可考慮具藍牙連接功能的老人家助聽器
  • 戶外活動多的長者則需要良好的降噪功能

此外,手部靈活性也是重要考量,有些助聽器設計了易於操作的按鈕,特別適合關節不靈活的長者。

預算考量

助聽器的價格範圍很大,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。香港部分社福機構提供助聽器補助,長者可向社工查詢相關資訊。選擇時應平衡價格與功能需求,不必一味追求最高端的型號。

助聽器的功能

現代長者助聽器具備多種先進功能:

  • 降噪技術:減少背景噪音干擾
  • 方向性麥克風:增強前方聲音
  • 藍牙連接:直接串流手機、電視聲音
  • 充電功能:免去更換電池麻煩

選擇時應根據實際需求決定所需功能,避免為不必要的功能支付額外費用。

舒適度與易用性

助聽器的舒適度至關重要,特別是需長時間佩戴時。試戴時應注意:

  • 是否有壓迫感
  • 是否容易脫落
  • 操作是否簡便

老人家助聽器的易用性也很重要,特別是電池更換、音量調整等日常操作。

諮詢專業聽力師的建議

選擇助聽器品牌與店家時,專業聽力師的建議非常重要。香港有多家信譽良好的聽力中心,提供全面的評估與諮詢服務。好的聽力師會根據長者的具體情況,推薦最適合的產品。

比較不同品牌的產品功能與價格

市面上主要的助聽器品牌包括:

  • Phonak
  • Signia
  • Oticon
  • Widex
  • Resound

各品牌特色不同,有些專精於自然音質,有些則以降噪技術見長。比較時應著重於實際試聽體驗,而非僅看規格。

注意售後服務與保固

良好的售後服務是選擇長者助聽器的重要考量。應確認:

  • 保固期限與範圍
  • 維修服務的便利性
  • 是否有定期清潔與調整服務

香港部分店家提供免費的後續調整服務,這對助聽器的長期使用非常重要。

清潔與乾燥

老人家助聽器的日常保養包括:

  • 每天用專用刷子清潔
  • 定期更換濾網
  • 使用除濕盒保持乾燥

正確的清潔能延長助聽器壽命,確保最佳性能。

電池更換與存放

助聽器電池應注意:

  • 不使用時取出電池
  • 存放在陰涼乾燥處
  • 準備備用電池

部分新型長者助聽器採用充電設計,免去更換電池的麻煩。

定期檢查與維修

建議每3-6個月回店檢查助聽器,包括:

  • 功能測試
  • 清潔保養
  • 設定調整

發現任何異常應立即送修,避免小問題惡化。

重拾清晰聽力,享受美好生活

合適的老人家助聽器能幫助長者重新與世界連接,不再錯過生命中的重要聲音。選擇過程可能需要耐心與嘗試,但最終的回報是無價的。鼓勵長者以開放態度面對助聽器,家人也應給予支持與理解。

隨著科技進步,現代長者助聽器已能提供近乎自然的聽覺體驗。重拾清晰聽力後,長者可以更積極參與社交活動,保持心理健康,享受更豐富的晚年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