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>> 健康專欄 >> 高血脂症狀不明顯?認識無聲殺手,預防心血管疾病

高血脂症狀不明顯?認識無聲殺手,預防心血管疾病

三高檢查,血脂檢查,驗血脂

高血脂的隱蔽性及潛在風險

高血脂被稱為「無聲殺手」,因為它往往沒有明顯症狀,卻可能導致嚴重心血管疾病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,約有30%的成年人患有高血脂,但其中許多人並不自知。這種隱蔽性使得高血脂成為健康的一大隱患,長期未受控制可能引發心肌梗塞、中風等致命疾病。三高檢查中的血脂檢查是早期發現高血脂的關鍵,透過定期驗血脂,可以及時掌握自身健康狀況。

什麼是高血脂?診斷標準?

高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質(包括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)濃度過高。根據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的指南,血脂數值的理想範圍如下:

  • 總膽固醇:低於5.2 mmol/L
  • 低密度脂蛋白(LDL,壞膽固醇):低於3.4 mmol/L
  • 高密度脂蛋白(HDL,好膽固醇):高於1.0 mmol/L(男性)、高於1.3 mmol/L(女性)
  • 三酸甘油脂:低於1.7 mmol/L

當這些數值超出正常範圍時,即被診斷為高血脂。值得注意的是,診斷標準可能因年齡、性別和是否有其他疾病而略有不同。

高血脂的症狀

高血脂之所以危險,正是因為它通常沒有明顯症狀。這是因為血脂升高是一個緩慢的過程,人體會逐漸適應這種變化。然而,當高血脂引發併發症時,可能出現以下症狀:

  • 胸痛或胸悶(心絞痛)
  • 呼吸困難
  • 頭暈或昏厥
  • 四肢麻木或刺痛感
  • 黃色瘤(皮膚上出現黃色脂肪沉積)

這些症狀往往表示血管已經受損,此時才開始治療可能為時已晚。因此,定期驗血脂至關重要。

高血脂的風險因子

了解高血脂的風險因子有助於早期預防:

  • 家族史:有高血脂家族史的人患病風險較高
  • 年齡:男性45歲以上、女性55歲以上風險增加
  • 性別:男性風險略高於女性
  • 肥胖:BMI超過23的香港人風險顯著增加
  • 不良飲食習慣:高脂肪、高糖飲食
  • 缺乏運動:每週運動少於150分鐘
  • 抽菸:吸菸會降低好膽固醇
  • 飲酒過量:男性每日超過2杯、女性超過1杯
  • 其他疾病:如糖尿病、腎臟病等

香港大學的研究顯示,具有3個以上風險因子的人,高血脂機率是普通人的5倍。

高血脂的治療與控制

高血脂的治療分為三個主要方向:

  • 生活方式調整:包括飲食控制、規律運動和體重管理。香港衛生署建議採用「三低一高」飲食原則(低脂、低鹽、低糖、高纖)。
  • 藥物治療:當生活方式調整無效時,醫生可能會開立降血脂藥物,如他汀類藥物。
  • 定期追蹤檢查:即使開始治療,仍需定期進行血脂檢查以監控效果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藥物治療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,切勿自行用藥。

預防高血脂:從生活做起

預防高血脂的關鍵在於健康生活方式:

  • 健康飲食: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攝入,增加蔬果和全穀類食物。香港營養學會建議每日脂肪攝入不超過總熱量的30%。
  • 規律運動: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,如快走、游泳等。
  • 戒菸限酒:完全戒菸,飲酒控制在建議量內。
  • 定期健康檢查:40歲以上人士應每年進行三高檢查,包括血脂檢查。

香港政府推行的「健康飲食在校園」計劃顯示,從小培養健康習慣可有效降低未來高血脂風險。

重視血脂管理,積極預防高血脂

高血脂雖然隱蔽,但可防可控。透過定期驗血脂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我們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。香港心臟基金會建議,即使沒有症狀,成年人也應每2-3年進行一次血脂檢查。記住,預防勝於治療,今天的健康選擇將決定明天的生活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