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>> 健康專欄 >> 新手爸媽必看:寶寶聽力篩檢全攻略,從檢查到照護一次搞懂
新手爸媽必看:寶寶聽力篩檢全攻略,從檢查到照護一次搞懂
聽力篩檢是什麼?為什麼要做?
對於新手爸媽來說,寶寶的健康是頭等大事,而聽力作為語言發展的基礎,更是不可忽視的一環。聽力篩檢是一種快速、無痛的檢查方式,旨在早期發現寶寶可能存在的聽力問題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,約有1-3名新生兒在每1000名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,這凸顯了聽力篩檢的重要性。
聽力篩檢的主要目的是在寶寶出生後儘早發現聽力問題,以便及時介入治療。研究顯示,如果在6個月大前發現並治療聽力問題,孩子的語言發展可以接近正常水平。反之,若延誤診斷,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語言、社交甚至認知能力發展。
在香港,公立醫院通常會在新生兒出生後24-48小時內進行第一次聽力篩檢。如果寶寶在出生時未通過篩檢,或在後續成長過程中出現聽力問題的徵兆,建議在以下時機進行聽力評估:
- 新生兒期(出生後1個月內)
- 嬰兒期(3-6個月)
- 幼兒期(1-3歲)
兒童聽力測試不僅是為了診斷問題,更是為了確保寶寶能夠健康成長。透過早期的音頻測試,我們可以了解寶寶對不同頻率聲音的反應,為後續的語言發展奠定良好基礎。
聽力篩檢怎麼做?詳細流程圖解
聽力篩檢是一個簡單且無痛的過程,通常只需要幾分鐘就能完成。在進行篩檢前,建議讓寶寶處於安靜或睡眠狀態,這樣可以獲得最準確的結果。以下是兩種常見的兒童聽力測試方法:
OAE (耳聲傳射) 的操作與原理
OAE測試是通過在寶寶耳朵裡放置一個小型探頭,發送輕柔的聲音並測量內耳(耳蝸)的回應。這種方法快速、簡單,特別適合新生兒篩檢。測試過程中,寶寶不會感到任何不適,多數情況下可以在睡眠中完成。
ABR (聽性腦幹反應) 的操作與原理
ABR測試則是通過貼在頭皮上的電極,測量寶寶聽覺神經和大腦對聲音的反應。這種聽力評估方法更為全面,能夠檢測從外耳到大腦的整個聽覺通路是否正常運作。ABR通常用於OAE未通過的寶寶,或需要更詳細評估的情況。
在檢查過程中,家長可以採取以下方式安撫寶寶:
- 選擇寶寶通常睡覺的時間進行測試
- 帶上寶寶熟悉的安撫玩具或毯子
- 保持平靜,避免緊張情緒影響寶寶
- 準備奶嘴或哺乳,幫助寶寶放鬆
聽力篩檢結果怎麼看?
聽力篩檢的結果通常分為「通過」和「未通過」兩種。如果寶寶通過了篩檢,表示在測試時對聲音有正常反應,但這並不代表可以完全放心。香港衛生署建議,即使初篩通過,家長仍應定期觀察寶寶的聽覺反應,特別是在語言發展的關鍵期。
如果篩檢未通過,家長不必過度驚慌。根據統計,約有2-10%的新生兒在初次篩檢中未通過,但其中僅有1-3名確實存在永久性聽力問題。未通過的可能原因包括:
暫時性原因 | 永久性原因 |
---|---|
耳道內有羊水或胎脂 | 先天性聽神經發育異常 |
測試環境噪音干擾 | 遺傳性聽力損失 |
寶寶測試時移動或哭鬧 | 孕期感染導致的聽損 |
無論結果如何,重要的是按照醫護人員的建議進行後續追蹤。音頻測試的準確性會隨著寶寶年齡增長而提高,因此定期評估是必要的。
聽力篩檢沒過怎麼辦?後續處理與資源
當寶寶的聽力篩檢未通過時,香港的醫療系統會啟動一套完整的轉介機制。通常會轉介至專業的聽力中心或醫院耳鼻喉科進行詳細檢查。這些檢查可能包括更精密的ABR測試、行為聽力測試等,以確定聽力損失的程度和類型。
早期療育對聽損兒童至關重要。香港政府提供多項支援服務,包括:
- 聽力學家定期評估
- 言語治療服務
- 助聽器補助計劃
- 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
研究顯示,在6個月前開始介入的聽損兒童,其語言發展能力可達到正常兒童的80-90%。因此,家長應積極配合專業團隊的建議,儘早開始適當的治療和訓練。
日常生活如何守護寶寶的聽力?
除了定期進行兒童聽力測試外,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採取多種措施保護寶寶的聽力:
避免高分貝噪音
嬰幼兒的聽覺系統比成人更為敏感。應避免讓寶寶長時間暴露在85分貝以上的環境中(如嘈雜的商場、音樂會等)。家中的電視、音響音量也應控制在適當水平。
注意寶寶的耳朵清潔
正確的清潔方式是用溫濕毛巾輕輕擦拭外耳,切勿使用棉花棒深入耳道,以免傷害耳膜或將耳垢推得更深。如果發現耳垢過多,應尋求醫護人員協助。
定期觀察寶寶的聽覺反應
家長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觀察寶寶的聽力發展:
- 0-3個月:對突然的大聲響會有驚嚇反應
- 4-6個月:會轉頭尋找聲音來源
- 7-12個月: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,開始模仿簡單聲音
如果發現寶寶對聲音反應異常,應儘早安排聽力評估。
Q&A:常見的聽力篩檢問題解答
Q:聽力篩檢會傷害寶寶嗎?
A:完全不會。聽力篩檢是非侵入性的,使用的聲音強度都在安全範圍內。
Q:家族沒有聽力問題,還需要做篩檢嗎?
A:需要。超過50%的聽損寶寶並無家族史,因此所有新生兒都應接受篩檢。
Q:篩檢通過後還需要注意什麼?
A:仍要定期觀察,因為有些聽力問題可能在後期才出現,如中耳炎導致的聽損。
結論
寶寶的聽力健康是語言和認知發展的基石。透過新生兒聽力篩檢和定期的音頻測試,我們能夠早期發現問題,及時介入治療。香港的醫療系統提供了完善的聽力評估和早期療育資源,家長應充分利用這些服務,為孩子的健康發展把關。記住,聽力問題越早發現,治療效果越好。讓我們一起守護寶寶的聽力,為他們的未來打下堅實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