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>> 新聞資訊 >> 剖腹產後排氣飲食:告別脹氣,舒適度過產後時光

剖腹產後排氣飲食:告別脹氣,舒適度過產後時光

開刀生仔

剖腹產後脹氣的原因:手術、麻醉、腸胃蠕動減慢

剖腹產(開刀生仔)是一種常見的分娩方式,但術後脹氣問題往往讓產婦感到不適。脹氣的主要原因包括手術過程中對腸道的干擾、麻醉藥物的影響,以及術後腸胃蠕動減慢。手術時,醫生需要移動腸道以接觸子宮,這會暫時影響腸道的正常功能。此外,麻醉藥物會抑制腸道蠕動,導致氣體積聚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數據,約有70%的剖腹產產婦在術後會經歷不同程度的脹氣問題。

腸胃蠕動減慢是另一個關鍵因素。術後由於活動量減少,腸道的蠕動速度會明顯下降,這使得氣體難以順利排出。產婦可能會感到腹部脹滿、疼痛,甚至影響食慾和休息。因此,了解脹氣的原因並採取適當的措施,對於產後恢復至關重要。

排氣飲食的重要性:緩解脹氣,促進腸胃功能恢復

術後的飲食選擇對緩解脹氣和促進腸胃功能恢復起著關鍵作用。適當的飲食不僅能幫助產婦盡快排氣,還能減少不適感,加速身體恢復。香港營養師協會指出,剖腹產後的前24至48小時是腸胃功能恢復的關鍵期,此時選擇易消化、低纖維的食物尤為重要。

排氣飲食的主要目的是刺激腸道蠕動,幫助氣體排出。這類飲食通常包括溫熱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,如湯類和粥品。這些食物容易消化,不會給腸道帶來額外負擔。此外,適當的水分攝入也能軟化大便,預防便秘,進一步減輕脹氣問題。

促進排氣的食物

蘿蔔湯

蘿蔔湯是剖腹產後促進排氣的經典選擇。蘿蔔含有豐富的消化酶,能幫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,促進腸道蠕動。香港中醫藥學會建議,產婦可以在術後第二天開始飲用蘿蔔湯,每次一小碗,每日2至3次。蘿蔔湯的製作方法簡單:將白蘿蔔切塊,加入清水煮沸,可根據口味加入少量鹽調味。

蔬菜湯

蔬菜湯是另一種適合產後飲用的排氣食物。選擇低纖維的蔬菜,如胡蘿蔔、南瓜等,煮成清淡的湯品。這些蔬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,能幫助身體恢復,同時不會加重腸道負擔。香港衛生署的《產後飲食指南》中特別提到,蔬菜湯能提供必要的營養,同時促進腸道蠕動。

溫開水

溫開水是最簡單卻最有效的排氣飲品。術後適當的溫水攝入能幫助軟化大便,刺激腸道蠕動。建議產婦每天飲用至少1500至2000毫升的溫水,分多次少量飲用。避免冷飲,因為低溫會抑制腸道蠕動,加重脹氣問題。

避免引起脹氣的食物:豆類、地瓜等

術後應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,如豆類、地瓜、洋蔥等。這些食物含有難以消化的碳水化合物,會在腸道中發酵,產生大量氣體。香港營養師協會的數據顯示,約有60%的產婦在食用這類食物後,脹氣症狀會明顯加重。

此外,高脂肪、高糖分的食物也應暫時避免。這類食物會延緩胃排空時間,增加腸道負擔。建議產婦在術後一周內盡量選擇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待腸道功能恢復後再逐步恢復正常飲食。

排氣運動:輔助排氣,促進腸胃蠕動

除了飲食調整,適當的運動也能幫助產婦盡快排氣。術後24小時內,可以在床上進行輕微的翻身活動,這能刺激腸道蠕動。隨著身體恢復,可以逐漸增加活動量,如緩慢行走。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建議,產婦每天進行10至15分鐘的輕度步行,能有效促進腸道功能恢復。 開刀bb奶粉

此外,產婦可以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腹部按摩。按摩時以順時針方向輕輕按壓腹部,這能幫助氣體移動,促進排氣。每次按摩5至10分鐘,每日2至3次,效果更佳。

其他緩解脹氣的方法:按摩、熱敷

熱敷是另一種緩解脹氣的有效方法。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敷在腹部,能幫助放鬆腸道肌肉,促進氣體排出。每次熱敷15至20分鐘,每日2至3次。香港中醫藥學會指出,熱敷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加速傷口愈合。

此外,保持良好的心情也有助於腸道功能恢復。焦慮和壓力會影響腸道蠕動,加重脹氣問題。產婦可以通過聽音樂、閱讀等方式放鬆心情,這對身體恢復有積極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