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>> 健康專欄 >> 胸部抽針全攻略:術前準備、過程詳解與術後護理
胸部抽針全攻略:術前準備、過程詳解與術後護理
什麼是胸部抽針?
胸部抽針,醫學上稱為「細針穿刺活檢」(Fine Needle Aspiration, FNA),是一種常見的診斷性手術,主要用於檢查胸部異常組織,例如腫塊或結節。這種手術的目的是通過抽取少量細胞或組織樣本,進行病理學分析,以確定其性質(良性或惡性)。胸部抽針通常適用於以下情況:乳房超聲波或 mammogram 發現不明腫塊、乳頭異常分泌物,或淋巴結腫大等。根據香港乳癌基金會的數據,2022年香港約有5,000名女性接受胸部抽針檢查,其中約15%確診為乳癌。抽針手術的優點在於創傷小、恢復快,且準確率高達90%以上。
術前準備:讓您安心應對
術前準備是確保抽針手術順利進行的關鍵。首先,選擇一位經驗豐富的醫師至關重要。香港的公立醫院和私立醫療機構均提供胸部抽針服務,但建議選擇具有乳腺專科背景的醫師,以降低誤診風險。術前檢查通常包括:
- 血液檢查:確認凝血功能正常,避免術後出血。
- 影像學檢查:如超聲波或 mammogram,定位腫塊位置。
- 藥物評估:若患者服用抗凝血劑(如阿司匹林),需提前停藥。
此外,術前24小時應避免飲酒和劇烈運動,並穿著寬鬆衣物以便檢查。術前6小時需禁食(若使用全身麻醉)。
抽針過程:一步一步了解
胸部抽針通常需時15-30分鐘,具體步驟如下:
- 麻醉:多數情況下使用局部麻醉,醫師會在穿刺點注射麻醉藥;若腫塊位置較深或患者焦慮,可能選擇全身麻醉。
- 定位:通過超聲波引導,準確找到腫塊位置。
- 抽針:使用細針(直徑約0.6-1.2毫米)穿刺腫塊,抽取細胞或組織。
- 止血:加壓包扎穿刺點,避免出血。
過程中患者可能感到輕微刺痛或脹痛,但多數人可耐受。香港瑪麗醫院的數據顯示,約80%患者認為疼痛程度低於預期。
術後護理:加速恢復,減少風險
術後護理對恢復至關重要。傷口護理包括:
- 保持穿刺點清潔乾燥,24小時內避免碰水。
- 使用無菌敷料覆蓋,每日更換。
- 觀察是否有紅腫、滲液等感染跡象。
術後輕微疼痛可服用撲熱息痛(Paracetamol),但應避免阿司匹林以免增加出血風險。48小時內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,香港乳腺健康中心建議術後一週內避免游泳或桑拿。
風險與併發症:知情同意,積極應對
胸部抽針雖屬低風險手術,但仍可能出現以下併發症: 抽針是什麼
併發症 | 發生率(香港數據) | 處理方式 |
---|---|---|
出血 | 約3% | 加壓包扎,必要時使用止血藥 |
感染 | <1% | 抗生素治療 |
氣胸 | 罕見 | 立即胸部X光檢查 |
若術後出現呼吸困難、持續劇痛或發燒,應立即就醫。
胸部抽針並不可怕,了解更多,更加安心
胸部抽針是現代醫學中安全且高效的診斷工具,香港的醫療技術和專業團隊能為患者提供可靠保障。通過充分了解術前準備、過程細節和術後護理,患者可以減輕焦慮,積極面對檢查。早期診斷是治療成功的關鍵,因此若有乳房異常,應及時就醫並考慮抽針檢查。